我瘋起來連自己都殺!安卓殺毒APP不靠譜!
【PConline 資訊】3月17日消息,奧地利反病毒測試組織AV-Comparatives對安卓平臺上的250款殺毒APP展開測試,其中有三分之二的防病毒應用都是假的,根本無法檢測到惡意軟件。只有80個應用能夠在測試期間檢測出30%的惡意軟件,符合基本標準。
據(jù)悉,AV-Comparatives的報告對Google Play商店中的250個Android防病毒應用進行了嚴格的測試,該報告指出,許多反病毒應用本身就是惡意軟件。在他們所測試的APP中,有的甚至將自身打上“病毒”的標簽。在一些案例里,測試未合格的原因很簡單明了:這些APP被沒有真正的去掃描疑似病毒APP的代碼。
AV-Comparatives團隊在調(diào)查結果中指出,大多數(shù)應用程序只是名義上的防病毒程序,其基本上是為了展示廣告而創(chuàng)建的。此外防病毒應用程序會將來自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的應用程序列入白名單,以便它們不會被誤報為惡意軟件而被檢測到。但是市場上一些惡意軟件開發(fā)人員會將自己的名單偽裝成白名單中軟件相似的名稱,從而偷偷通過病毒檢測。
研究人員稱“上述大多數(shù)應用程序,以及已經(jīng)提到的風險應用程序,都是由業(yè)余程序員或不專注于安全業(yè)務的軟件制造商開發(fā)的?!?/p>
該報告指出,只有23個Android應用能夠檢測到所有100%的惡意軟件樣本。
有些反病毒應用會錯誤地將安全的文件標記為病毒。并且,許多防病毒應用是使用基于軟件包名稱的白名單/黑名單方法,而不是依賴于代碼來判斷應用程序是危險還是無害。如果應用程序的程序包名稱與其白名單不匹配,某些防病毒應用會將用戶手機上安裝的安全應用標記為惡意應用。這也就說明了,為什么有些殺毒應用瘋起來,連自己都殺了。
在測試中,表現(xiàn)最佳的開發(fā)商包括Avast,ESET,F(xiàn)-Secure,卡巴斯基實驗室,McAfee,Bitdefender等。
所以總的來說,大多數(shù)防病毒應用程序不能很好的幫助用戶攔截病毒,下載安裝這些程序有可能只是占個內(nèi)存而已。
